首页> 发布信息

工程监理资质的“四统一”到底怎么查?人员不在岗会被暂停吗?

“我们注册监理工程师合同、社保都齐全,为啥系统还预警‘人证分离’?”
“技术负责人出差一个月,资质就被列异常?”

这类困惑,源于对工程监理资质“四统一”动态核查机制的不了解。
当前,“四统一”(人员、证书、社保、劳动合同)已成为智能监管的核心抓手。哪怕一个环节不一致,都可能触发资质暂停,影响投标资格

下面还原住建部门的真实核查逻辑,并告诉你:如何让企业始终处于安全区。


一、“四统一”在工程监理资质中指什么?

要素 合规要求 常见违规情形
人员 实际在岗履职,能联系、可到项目现场 电话失联、长期由他人代签文件
证书 注册单位 = 资质申报企业 证书注册在A公司,人在B公司工作
社保 由资质持有企业连续缴纳 通过集团总部、关联公司或第三方代缴
劳动合同 签订主体 = 资质企业,且在有效期内 合同过期、签订单位为母公司

⚠️ 核心规则:四者必须完全一致,缺一即视为“挂证”或“虚假申报”,工程监理资质将被重点监控。


二、动态核查三大触发方式

1. 系统自动比对(主要方式)

  • 每日对接:
    • 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管理库
    • 省级人社社保系统
    • 税务个税申报平台
    •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
  • 任一数据不匹配 → 自动标红预警

示例:
某企业注册监理工程师证书注册在成都公司,但个税由深圳分公司申报 → 系统判定劳动关系不一致 → 触发核查。

2. 随机抽查

  • 按比例抽取企业;
  • 新获证、频繁变更人员、有投诉记录的企业优先列入。

3. 专项倒查

  • 发生质量安全事故后,追溯监理单位人员真实性;
  • 重点项目(如学校、医院)中标后复核团队配置。

三、核查全流程:从预警到处置

系统发现异常后,自动向企业法人及资质管理员发送预警。 企业需在规定期限内开展自查并完成整改。

  • 若企业按时提交了情况说明及相关佐证材料,则进入人工复核环节:

    • 如复核确认材料真实、完整,预警予以解除;
    • 如材料仍存在疑点,则启动现场核查。
  • 若企业在限期内未作任何响应,则直接被列入重点核查名单。

对于启动现场核查的情况,监管部门将责令企业限期整改;若企业逾期仍未完成整改,将依法暂停其工程监理资质。

 

���� 关键:收到预警后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响应,主动说明可避免现场检查。


四、看似合规实则违规的4种操作

表面做法 实际风险 正确做法
集团统一签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主体 ≠ 资质企业 必须以资质持有公司名义签约
人力资源公司代缴社保 社保单位 ≠ 企业 由企业自身账户直接缴纳
注册师“远程兼职”,仅签字不到场 无法证明实际履职 提供考勤、日志、会议记录等履职证据
技术负责人退休返聘无社保 社保缺失,四统一断裂 按地方政策提供劳务协议+健康证明,并备案说明

五、地方执行差异(典型做法)

地区 特色做法
某东部省份 随机视频核验总监在岗状态
某南部省份 个税申报金额过低视为非全职
某西部省份 对偏远项目要求提供现场定位打卡
全国平台 “四库一平台”监测人员项目填报活跃度

六、企业每月自检清单

  •  注册监理工程师的注册单位、社保单位、合同单位是否一致?
  •  是否存在社保断缴或异地缴纳?
  •  技术负责人是否实际参与监理工作?
  •  离职人员是否已办理注册转出?
  •  是否有人同时在两家单位担任总监?

七、被核查后应急三步法

  1. 立即响应:限期内提交情况说明 + 补正材料(如社保证明、新合同);
  2. 证据闭环:提供履职链(考勤表、监理日志、签字文件、现场照片);
  3. 制度整改:修订人员管理制度,杜绝同类问题。

✅ 成功案例:
某企业因注册师社保短暂中断被预警,在限期内补缴并附完税凭证,同步提供其当月签署的监理通知单,顺利解除预警。


在工程监理行业,人证合一不是选择,而是底线

它筛掉的是投机者,留下的是真正用专业守护工程安全的人。
别把“四统一”当成负担,
而要让它成为你向业主和监管部门亮出的诚信底牌

因为在这个行业,你的签字,必须由真实的你在场承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