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发布信息

在陕西办设计资质,为什么小项目也能当大业绩用?

“我们做的都是县城学校、乡镇卫生院,面积不到5000㎡,能用来申乙级吗?”
在多数省份,这类项目确实不够格。但在陕西,只要项目类型对、手续全、服务实,小项目也能被认定为有效业绩,甚至折算成“相当于中型”的指标。这不是政策放水,而是陕西结合本地实际,给扎根基层的设计企业留了一条务实通道。

下面说清楚:哪些小项目在陕西“算数”,怎么准备材料才能过关。


一、陕西认的不是“面积”,而是“项目性质+服务深度”

陕西住建厅明确:对以下类型项目,规模要求可适当放宽

项目类型 放宽规则
乡村振兴类(乡镇学校、卫生院、养老院、文化站) 建筑面积≥3000㎡即可视为“中型公共建筑”
秦岭生态保护区内项目 因限高限建导致面积偏小,可按功能复杂度认定
老旧小区改造(含加装电梯、管网更新) 若涉及结构加固或系统重构,可计入有效业绩
县域产业园区标准厂房 单栋≥4000㎡或总建面≥1万㎡,可作为工业建筑业绩

关键前提:项目必须落地在陕西省内,且由申报单位独立完成主体设计


二、必须提供的“地方性证明材料”

光有合同和图纸还不够,陕西特别看重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的认可。需额外提供:

  • 县级住建局或发改局出具的《项目真实性及重要性说明》(模板可向当地部门索取);
  • 若属乡村振兴项目,附乡镇政府盖章的使用情况反馈(如“已投入使用,师生反映良好”);
  • 秦岭区域项目,需提供环保或林业部门的审批意见

真实案例:某西安设计院凭一份县教育局盖章的“新建教学楼服务3个乡镇学生”说明,成功将4200㎡小学认定为中型业绩。


三、技术负责人可以“一人多角”,但要讲得清

陕西允许技术负责人同时担任注册师(如一级注册建筑师),也接受其在多个小型项目中签字,只要满足:

  • 每个项目都有完整设计过程记录(任务书、校审单、修改图);
  • 动态核查时能准确描述每个项目的技术难点(如“山区地基处理”“冬季施工保温”);
  • 无超负荷执业嫌疑(近2年主导项目不超过6个)。

不像某些省份卡死“一个注册师只能负责两个大型项目”,陕西更看重实际参与度而非数量限制


四、办公地址在地市?反而是加分项

陕西对注册地在西安以外的地市企业(如宝鸡、榆林、汉中)有倾斜:

  • 审查周期缩短30%;
  • 首次申请专项资质,可免于现场核查(提交视频核验即可);
  • 若服务本地区项目占比超60%,可在业绩数量上减免1项。

政策导向很明显:鼓励设计力量下沉,服务地方建设。


五、哪些“小项目”在陕西依然不算数?

别以为所有小活都能用,以下情况照样被拒:

  • 纯装饰装修项目(无结构改动);
  • 临时建筑、售楼部、样板间
  • 个人自建房、农家乐(即使有施工许可);
  • 仅做方案或效果图,未出施工图

核心判断标准:是否形成具有公共安全责任的永久性工程


六、操作建议:把“小项目”做出“大价值”

  1. 从立项阶段就按“可申报”标准做
    和业主沟通时,明确要求:“我们需要作为设计主体签合同、出图、盖章”。

  2. 归档时多存一份“地方服务证明”
    项目完工后,请乡镇或县局写个简短使用反馈,盖个章,成本低但作用大。

  3. 优先承接有“政策标签”的项目
    如“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”“县域医共体建设”等省级专项资金支持项目,更容易被认可。


小地方,也有大机会

陕西的做法传递了一个信号:资质不是大城市设计院的专利,扎根县域、服务基层的企业同样值得被看见

在这里,一个让山里孩子用上新教室的设计,和一座CBD写字楼,在专业价值上没有高低之分——只要你做得扎实、担得起责任。

所以,别再觉得“项目小就没用”。在陕西,用心做好每一个小工程,就是通往资质的正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