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发布信息

浙江办设计资质,为什么你的图纸老被说“不算数”?

“人齐了、合同有了、社保也交了,就因为图纸问题被退件三次!”
这是不少企业在浙江申报资质时的真实遭遇。浙江不卡人员、不拖时间,但对图纸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责任归属抠得特别死。下面直接告诉你:哪些图纸在浙江根本“不算数”,以及怎么改才能一次过。


一、最常见退件原因:图纸上找不到“你是谁”

浙江审查第一条红线:必须一眼看出这个项目是你单位做的
如果你的图纸出现以下情况,基本会被打回:

  • 出图章不是你公司的(比如用母公司章、联合体牵头方章);
  • 注册师签字和你申报名单对不上(比如报的是张工,图纸签的是李工);
  • 封面没写设计单位全称,只写“XX设计团队”“XX工作室”。

真实案例:某企业用集团统一出图模板,封面印的是“XX控股集团设计中心”,未体现子公司名称,业绩无效。

✅ 正确做法:
每张施工图封面必须包含——
① 设计单位全称(与营业执照一致);
② 出图日期;
③ 技术负责人手写签名;
④ 加盖本单位有效期内的出图专用章


二、图纸缺“关键页”,等于没做

浙江要求提交的图纸不是随便几张,而是一套能闭环的技术文件。缺以下任何一页,都可能被认为“项目不完整”:

必须包含的图纸/文件 常见缺失点
总平面图 未标注总建筑面积、容积率
单体建筑首层平面图 无防火分区线、疏散宽度标注
结构计算书首页 无结构专业负责人签字
节能专篇或计算书 未按浙江最新节能标准(如DB33/1092)执行
图纸目录页 未列明各专业图纸编号与张数

特别注意:浙江很多审查员会核对图纸目录数量 vs 实际上传张数,少一张都可能质疑真实性。


三、电子图可以交,但必须“带痕迹”

浙江接受PDF版图纸,但有硬性要求:

  • 必须是最终版施工图,不能是方案图、报建图;
  • 文件属性里创建者、修改时间不能是申报前几天(系统会查元数据);
  • 若使用BIM导出图纸,需附模型交付记录或协同平台日志

高频雷区:
企业为凑业绩,临时用旧项目CAD重新出图,生成时间全是当月——系统自动预警“疑似补做”。

✅ 建议:
从项目结束时就归档一套“资质专用PDF”,保留原始创建时间,不要二次编辑。


四、改造类项目图纸最容易“踩空”

很多企业以为:“我做了个老厂房改造,面积够大,肯定能用。”
但在浙江,改造项目要额外证明“设计工作量达标”,否则不算有效业绩。

必须提供:

  • 原建筑竣工图(证明改造前状态);
  • 改造范围图(用不同颜色标出新增/拆除部分);
  • 住建部门出具的装修改造备案或施工许可
  • 若涉及结构加固,需提供专项审查意见

否则,审查员会认为:“你只是画了几张装修图,不算完整工程设计。”


五、技术负责人签字不能“代劳”

浙江明确要求:技术负责人必须在本人负责的项目图纸上亲笔签字
以下情况均无效:

  • 打印姓名 + 盖章;
  • 由项目负责人代签“技术负责人:XXX”;
  • 多个项目签字笔迹完全一致(疑似扫描复制)。

动态核查时,会调取多个项目签字比对笔迹。一旦发现异常,整批业绩作废。


六、杭州、宁波还有“隐藏要求”

虽然全省标准统一,但重点城市有额外习惯:

  • 杭州市:偏好提供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原件扫描件,若只有复印件,需加盖审图机构公章;
  • 宁波市:对绿色建筑项目,要求提供星级预评价报告或专项说明;
  • 温州市:乡镇项目需附乡镇政府出具的《项目真实性证明》。

七、自查清单:交图前问自己6个问题

  1. 出图章是不是我们公司的?在有效期内吗?
  2. 技术负责人是不是亲笔签的?笔迹和其他项目一致吗?
  3. 总图上有没有写清楚总面积?单位是㎡吗?
  4. 图纸创建时间是不是项目真实周期内?
  5. 改造项目有没有原图+备案证明?
  6. 所有上传图纸加起来,和目录数量对得上吗?

只要有一条答“不确定”,就别急着提交。

在浙江,图纸不是用来“凑数”的,是用来“担责”的
审查员看的不是你画得多漂亮,而是能不能从这张纸上,找到一个设计师对安全、规范、责任的坚守。

把每一张图当成自己家的房子来画,你在浙江办资质,就不会走弯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