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发布信息

在四川办设计资质,这6件事没做对,材料交了也白交

很多设计院老板以为:“只要人员够、业绩有,全国哪儿都能过。”
结果在四川碰了壁——材料交上去,两周就退回来,理由还特别具体:“社保没盖章”“图纸没写面积”“技术负责人说不清项目”。

其实,四川的审查不玩虚的,就看三样东西:人是不是你的?活是不是你干的?材料是不是真的?
下面这6件事,件件都是硬杠杠,少一件都可能被打回来。


1. 社保必须带红章,电子截图不算数

四川住建厅明确要求:所有申报人员的社保明细,必须是从社保局窗口打印、加盖社保业务专用章的纸质版扫描件

  • 手机APP截图?不行。
  • 单位自己从网上下载PDF?不行。
  • 只有缴费记录没盖章?退件。

实操建议:带上身份证和介绍信,去参保地社保服务大厅现场打单子,当场盖章。别图省事。


2. 技术负责人必须能“讲清楚”项目

四川动态核查有个习惯:随机打电话给技术负责人,问:“你报的那个学校项目,走廊净宽多少?疏散楼梯怎么布置的?”

  • 答不上来?怀疑挂名。
  • 回答太模板?怀疑补材料。
  • 说“让助理查一下”?直接记入风险名单。

建议:申报前,让技术负责人把每个业绩项目的平立剖、防火分区、结构选型重新过一遍,做到脱口而出。


3. 图纸必须标总面积,不能只写“详见计算书”

很多企业习惯在图纸封面写“建筑面积以计算书为准”,这在四川行不通。
审查员要求:总平面图或单体图纸首页必须清晰标注总建筑面积(单位:㎡),字体不能太小,位置不能藏在角落。

真实案例:某企业图纸面积写在附录页,被认定为“无法直接识别”,业绩无效。


4. 小微企业可以“简化流程”,但要主动申请

四川对注册资金低于500万、员工少于20人的设计企业,有简化审查通道

  • 质量制度可简化为4份核心文件;
  • 业绩可接受乡镇学校、卫生院等小型公建;
  • 技术负责人工作年限可放宽2年(需县级住建局推荐)。

但关键一点:必须在申报系统里勾选“小微企业”,并上传营业执照和人员花名册。不主动申请,系统默认按普通企业审。


5. 联合体项目要用“四川本地业主”的确认函

如果你和外地大院联合做了个项目,想用这个业绩在四川申报:

  • 光有联合体协议没用;
  • 必须由项目建设单位(业主)出具说明函,写明:“XX设计公司独立负责建筑专业全部设计,并在我单位备案签字”。
  • 业主单位必须是四川本地注册或项目落地在四川,否则不认。

注意:函件需盖业主公章+联系人电话,审查员会随机拨打核实。


6. 办公地址最好别用“孵化器”或“集中登记地”

成都、绵阳等地有不少创业园区提供“集群注册”地址,看似便宜方便,但在资质审查中风险极高:

  • 审查员会上门,如果发现是共享前台、无独立办公区,直接判定“无实际经营场所”;
  • 要求提供租赁合同+近3个月水电费发票+物业证明,缺一不可。

建议:哪怕租个小办公室,也要确保能随时接待核查,桌上放几份正在做的项目图纸。


四川审查的“软性偏好”(虽不说,但有用)

虽然上面都是硬要求,但实际操作中,四川对以下情况更宽容:

  • 民族地区项目(如甘孜、阿坝):业绩规模可下浮10%认定;
  • 参与灾后重建、乡村振兴:可作为加分项写入说明函;
  • 使用BIM做农房设计:部分县区试点认可为有效业绩。

最后一句大实话

在四川办资质,没有“关系能搞定”,只有“材料经得起问”
审查员不是故意刁难,而是真怕出事——一个学校、一座桥,背后都是人命。

你把人、项目、签字、社保每一样都做扎实了,材料交上去,基本一次过。
与其琢磨“怎么蒙混过关”,不如花时间把每个细节做到位。

毕竟,在四川,老实做事的人,从来不会被亏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