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发布信息

工程设计资质与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是什么关系?必须同时具备吗?

不少企业在准备资质申报时被问:“你们有ISO9001认证吗?”于是疑惑:“这是不是办资质的硬性条件?”“没有认证会不会被拒?”

答案很明确:工程设计资质申报不强制要求ISO9001认证;但企业必须建立自有质量管理体系,且该体系需真实运行——ISO9001是可选项,不是必选项。两者目标相似,但法律效力、审查逻辑、适用场景完全不同。下面逐层拆解。


一、政策定位:一个法定,一个自愿

项目 工程设计资质 ISO9001认证
法律性质 行政许可(《建筑法》《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》) 自愿性认证(《认证认可条例》)
主管部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省级住建厅 市场监管总局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
是否强制 ✅ 承接法定工程设计项目的前提 ❌ 企业自主选择
审查方式 政府组织专家评审 + 动态核查 认证机构年度监督审核

关键结论:没有ISO9001,照样可以取得工程设计资质;但没有内部质量管理制度,则无法通过资质审查


二、资质申报中的“质量管理体系”要求是什么?

根据《工程设计资质申报材料清单》,企业需提供:

  • 自行编制的质量管理手册或制度文件
  • 覆盖设计全过程的程序文件(如校审、归档、变更控制);
  • 近半年内至少2个项目的执行记录(如校审单、修改通知)。

注意:这些材料不要求经第三方认证,但必须体现“企业自建、实际运行、可追溯”。


三、ISO9001能替代资质申报中的质量文件吗?

不能直接替代,但可作为有力补充

可用之处:

  • ISO9001证书可证明企业具备体系管理意识;
  • 其程序文件(如《设计开发控制程序》)可参考用于资质材料编制。

不足之处:

  • ISO9001通用性强,缺乏工程设计行业细节(如三级校审、注册师签字责任);
  • 审查专家更关注“是否贴合设计业务”,而非“是否符合ISO条款”。

案例:某企业提交全套ISO9001文件,但无设计项目校审记录,仍被要求补充“真实运行证据”。


四、哪种企业更适合做ISO9001?

企业类型 建议
专注国内房建/市政项目 优先完善自有制度,ISO9001非必需
参与EPC总承包或国企招标 建议获取ISO9001,部分招标文件将其列为加分项
计划拓展海外市场 必须认证,国际项目普遍要求ISO体系
集团化运营、多分支机构 ISO9001有助于统一管理标准

数据参考:在央企、大型设计院投标中,约60%的招标文件将ISO9001列为“资格条件”或“评分项”。


五、常见误解澄清

误解 真相
“没ISO9001,资质肯定办不下来” 错。全国大量乙级、专项资质企业无ISO认证
“有了ISO9001,就不用写质量制度了” 错。资质审查要的是“设计专属流程”,不是通用模板
“ISO年审通过=资质动态核查无忧” 错。住建部门核查重点是人员、业绩、签字,非体系证书

六、如何高效利用ISO9001服务资质建设?

若企业已有或计划申请ISO9001,可采取以下策略:

  1. 定制化整合
    在ISO体系中嵌入工程设计特有流程,如:

    • “注册工程师签字责任控制程序”;
    • “施工图审查意见闭环管理”。
  2. 共用记录表单
    将校审单、项目归档清单等同时用于ISO运行和资质备查,避免重复劳动。

  3. 借力认证审核
    利用外审员专业视角,发现内部流程漏洞,反向优化资质合规性。


七、不做ISO9001,如何写出合格的质量制度?

核心原则:简单、真实、可执行

  • 小企业:制定4–6份核心文件即可,如:
    《设计项目管理规定》《图纸校审流程》《档案管理办法》;
  • 内容聚焦痛点
    “所有施工图出图前,必须由技术负责人检查防火分区是否闭合”;
  • 保留执行痕迹
    每个项目留存手写校审意见、修改前后对比稿、业主确认邮件。

审查员更愿意看到“虽简陋但真实”的制度,而非“高大上但空洞”的认证文件。


八、终极建议:按需配置,勿为认证而认证

  • 若你只为承接本地中小型项目,把精力放在人员、业绩、签字合规上,比花数万元做ISO更务实
  • 若你面向大型国企、海外市场或集团化发展,ISO9001是品牌背书与管理升级的工具,值得投入

真正专业的设计企业,质量意识源于对工程安全的敬畏,而非一张证书。无论是自建制度还是ISO体系,只要能确保每一张图纸经得起时间检验,就是好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