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幕墙设计公司申报专项资质时被问:“每个项目都要做风洞试验吗?”“技术负责人做过玻璃幕墙,能用来申请甲级吗?”
答案是:风荷载计算书是所有幕墙项目的必备文件,但风洞试验仅限超限或异形项目;技术负责人业绩必须为本人主持并签字的幕墙专项设计,且项目规模需匹配申报等级。下面逐项说明技术合规边界。
一、风荷载计算:强制要求,但形式可分级
根据《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》(JGJ 102)及施工图审查要求:
- 所有幕墙项目必须提供风荷载计算书,作为结构安全的核心依据;
- 计算应基于项目所在地50年一遇基本风压,并考虑体型系数、高度变化、阵风效应;
- 由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签字确认。
何时需要风洞试验?
- 建筑高度 ≥ 200米;
- 幕墙形式为双曲面、悬挑>3米、开洞率>30%等复杂形态;
- 地处沿海强台风区或峡谷风敏感地带。
普通高层(如150米以内矩形塔楼),采用规范公式计算即可,无需风洞试验。
二、技术负责人业绩:三个硬性条件
申报幕墙工程设计专项资质(甲级/乙级),技术负责人业绩必须同时满足:
1. 专业对口
- 必须为幕墙专项设计,不能用主体建筑、钢结构或装饰业绩替代;
- 项目类型包括:玻璃幕墙、石材幕墙、金属板幕墙、单元式幕墙等。
2. 角色真实
- 必须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或主创设计师;
- 在施工图封面、计算书、节点图上有亲笔签名;
- 电子签章需符合住建系统认可格式。
3. 规模达标
注意:同一栋楼的多个立面视为一个项目,不可拆分计数。
三、哪些“看似有效”的业绩会被拒?
四、人员配置:结构师是核心门槛
幕墙工程设计专项资质对人员要求突出结构安全:
关键点:注册建筑师非必需,但技术负责人通常需具备建筑或结构背景。
五、地方审图差异提示
- 北京市:超限幕墙需提交专家论证报告,计算书需包含地震作用组合;
- 上海市:要求BIM模型包含幕墙单元编码,与加工系统对接;
- 广东省:接受港澳注册结构师签字,但需备案合作单位并提供执业证明。
六、常见申报误区
七、积累有效业绩的可行路径
-
从小型公建切入
如银行网点、售楼处、学校礼堂,业主更愿意单独委托幕墙专项设计。 -
规范内部出图流程
即使项目小,也确保:任务书 → 荷载计算 → 节点图 → 签字 → 审图合格,形成闭环。 -
与建筑设计院明确分工
在联合项目中,争取以“幕墙专项设计单位”身份独立签章,保留法律主体地位。
真正专业的幕墙设计企业,不是靠效果图打动客户,而是用精确的计算、可靠的节点、可追溯的责任赢得信任。资质申报只是结果,日常每一个项目的合规交付,才是真正的底气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