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发布信息

施工资质被责令整改怎么办?30天内如何补救人员和业绩?

企业突然收到住建部门《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》,常见原因包括:人员社保断缴、技术负责人业绩存疑、技术工人数量不足等。若30日内未完成整改,将面临资质撤销、列入黑名单等后果。

但整改并非“死局”。只要找准问题、快速行动,多数情况可挽回。下面分步骤说明应对策略。


一、第一步:精准识别整改类型

住建部门的整改通知通常分为两类:

1. 一般性整改

  • 问题:社保漏缴1个月、C证过期、制度文件缺失;
  • 后果:限期补正,不影响投标;
  • 期限:通常30日。

2. 重大缺陷整改

  • 问题:技术负责人无真实业绩、建造师“挂证”、超资质承揽;
  • 后果:整改期间暂停使用资质,不得投标;
  • 期限:30–60日,逾期直接撤证。

关键动作:仔细阅读通知书中的“具体问题描述”,不要凭经验猜测。


二、第二步:分类补救措施(按高频问题)

问题1:人员社保不连续或断缴

  • 补救方式:
    • 若为系统延迟,提供银行代扣凭证+社保局缴费回单;
    • 若确已断缴,立即补缴(部分地区允许说明原因后补);
    • 更换人员:新聘符合条件人员,确保当月起连续参保。
  • 注意:第三方代缴、异地缴纳一律无效

问题2:技术负责人业绩无法核实

  • 补救方式:
    • 补充提供四方验收报告、施工图纸签字页、业主联系人及电话;
    • 若原项目无竣工资料,可尝试联系建设单位出具《项目实施确认函》;
    • 实在无法补证,更换技术负责人,并提交其真实有效业绩。
  • 风险提示:切勿伪造验收章或签字,一经查实将直接撤证并追责。

问题3:技术工人数量或工种不符

  • 补救方式:
    • 立即招聘或内部调配持证技工;
    • 安排人员参加短期培训取证(如防水工、幕墙安装工);
    • 提交劳动合同+近1个月工资发放记录+社保证明。
  • 注意:同一技工不能同时用于多个专业申报

问题4:安全生产许可证未同步变更

  • 补救方式:
    • 立即向应急管理部门提交安许证变更申请;
    • 补充对应专业的B证人员和安全管理制度;
    • 取得新安许证后,上传至住建系统。

三、第三步:正式提交整改报告

整改完成后,需提交《整改情况报告》,包含:

  1. 问题原因说明(简明扼要,不推诿);
  2. 整改措施清单(逐项对应通知书要求);
  3. 证明材料附件(如新社保证明、更换人员证书、补正制度文件);
  4. 法定代表人签字+公司公章

提交方式:通过省级住建政务服务系统在线上传,部分省份要求纸质件邮寄。


四、哪些情况无法补救?

以下情形基本无法通过整改恢复资质:

  • 使用虚假业绩或伪造证件;
  • 技术负责人从未参与实际项目;
  • 企业净资产严重不达标且无注资能力;
  • 整改期内再次被查出同类问题。

此时建议:主动申请注销资质,避免被列入“失信名单”,影响法人后续从业。


五、整改期间能否投标?

  • 一般性整改:可继续使用资质投标;
  • 重大缺陷整改:系统自动冻结资质状态,投标时资格审查不通过。

务必登录“四库一平台”查看企业状态是否为“整改中”或“正常”。


六、预防胜于补救:日常自查清单

为避免被整改,建议每季度自查:

项目 检查要点
人员社保 是否全员由本企业缴纳、连续无断缴
注册证书 建造师、工程师是否在有效期内
技术工人 数量、工种是否匹配现有资质
安许证 专业范围是否与资质一致
制度文件 安全生产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更新

资质整改不是终点,而是合规管理的警钟。
真正稳健的企业,不会等到被查才行动,而是把资质标准融入日常运营。

若不幸收到整改通知,也不必恐慌——冷静分析、快速响应、材料扎实,多数问题仍有转机。
毕竟,监管部门的目的不是“罚”,而是“促合规”。只要态度端正、措施到位,仍有机会重回正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