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发布信息

广东监理资质审查偏好:为什么“告知承诺制”反而更容易被查?

“广东不是实行告知承诺制吗?材料简单、7天受理,怎么拿证3个月后突然被要求整改?”
“我们按模板填了承诺书,为啥还是被认定‘虚假申报’?”

这类困惑源于对广东模式的误读。
广东的“快”,是把审查从“事前”移到了“事后”。2025年,全省推行“宽进严管”,资质受理快、发证快,但动态核查频率、数据比对精度、处罚力度均为全国之最

下面拆解广东特有的“承诺—核查—惩戒”闭环机制,以及企业必须守住的三条生死线。


一、“告知承诺制”真实流程(以房建乙级为例)

阶段 操作 时间
1. 申报 提交材料 + 签署《资质申请承诺书》 1–3天
2. 受理公示 省住建厅形式审查,公示7天 第4–10天
3. 发证 公示无异议,发放电子资质证书 第11天起
4. 事后核查 系统自动触发或人工抽查,核查真实性 发证后1–6个月内

⚠️ 关键事实:

  • 发证 ≠ 终审通过,只是“暂予许可”;
  • 若事后核查发现承诺不实,立即撤销资质,并列入“虚假承诺黑名单”,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。

二、广东动态核查三大数据源(2025年升级)

广东已打通以下系统,实现“秒级比对”:

数据源 核查内容 常见暴露点
省人社社保系统 人员社保缴纳单位、连续性 注册师在A公司注册,却在B公司交社保
国家注册工程师库 注册状态、专业、执业单位 使用已注销或冻结的注册证书
四库一平台 + 信用广东 企业业绩、行政处罚、失信记录 业绩项目无竣工信息,或企业有未修复异常

���� 真实案例:
2024年某深圳企业通过承诺制7天拿证,第82天被系统预警“技术负责人社保断缴2个月”,资质被撤销,并处罚款10万元。


三、高频“承诺失实”退件/撤销原因TOP4

1. 人员“纸面在职”,实际未履职

  • 承诺“6名注册师全职在岗”,但:
    • 个税申报为0;
    • 无考勤记录;
    • 电话回访称“只是挂证”。

2. 业绩“拼凑达标”,无真实监理痕迹

  • 合同金额达标,但:
    • 无监理日志、通知单、验收签字;
    • 业主无法联系或否认监理服务。

3. 办公场所“虚拟注册”

  • 使用商务秘书地址,无实际办公;
  • 核查人员上门时无人接待,或无法提供办公设备、档案柜。

4. 承诺书签署不规范

  • 由非法定代表人代签,无法定授权;
  • 承诺内容与申报材料矛盾(如承诺“无兼职”,但人员同时在两家单位出现)。

四、广东地方偏好与隐性要求

要求 说明
必须使用“广东省监理业务手册”模板 即使国家无要求,本地业绩仍需按粤建质〔2023〕45号文格式出具
鼓励BIM、绿色建筑能力证明 甲级申报中,具备相关能力的企业优先通过
珠三角 vs 粤东西北差异 广州、深圳、东莞审查最严;湛江、韶关对首次申请企业较宽容
EPC项目监理需提供协同方案 明确与设计、施工方的信息交互机制

五、合规策略:如何安全利用“告知承诺制”?

✅ 三条铁律:

  1. 承诺即责任:所有签字内容必须100%真实,宁可慢,不可假;
  2. 拿证即备战:发证后立即整理完整证据链(社保、合同、日志、照片);
  3. 持续合规:每月自查“四统一”(人、证、社保、合同),避免断缴或离职未报备。

���� 实用工具:

  • 使用“粤省事”APP定期查询个人社保与注册状态;
  • 在“广东省建设行业政务服务网”下载最新承诺书与业绩模板;
  • 拿证后30日内完成“四库一平台”信息同步,否则影响投标。

六、自查清单:广东申报后必做5件事

  •  是否保存所有人员近6个月社保+个税缴纳凭证?
  •  是否整理每项业绩的监理过程文件(至少含3类签字文件)?
  •  办公场所是否具备接待核查条件(门牌、工位、档案柜)?
  •  是否设置专人每月登录“信用广东”查看企业状态?
  •  技术负责人是否能随时接听住建局回访电话?

在广东,信任是借来的,合规才是自己的

“告知承诺”不是降低门槛,而是把考场从窗口搬到了你的办公室。
你以为的“便利”,其实是监管对你的一次“压力测试”。

真正的聪明人,
不会赌核查不会来,
而是确保无论何时来,都能开门迎检

因为在这个改革前沿,快,从来不是优势;稳,才是通行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