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家公司在河北干了八年桩基施工,队伍熟练,设备齐全,客户也稳定。但最近两个项目投标都被卡住——招标文件写着:“须具备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资质”。
他们赶紧去问怎么办证,结果听说要技术负责人、要业绩、还要特种作业证,心里直打鼓:“我天天在工地打桩,难道还不算‘有资质’?”
这是很多专项施工老板的困惑:干的是专业活,拿的是劳务合同,想升级却不知从何下手。
一、地基基础资质能干什么?
先说清楚权限。根据2025年标准,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可承接:
- 各类桩基工程(钻孔灌注桩、预制桩、CFG桩等);
- 基坑支护(排桩、地下连续墙、内支撑等);
- 地基处理(强夯、注浆、换填等);
- 单项合同额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。
关键点:可以作为专业分包单位独立签约,也能参与总包项目的专项分包投标。但不能承接主体结构,也不能单独做土方开挖(需配合总承包)。
二、能不能单独投标?
能,但有条件。
目前市场上三类常见场景:
- 业主直接发包:如工业厂房、数据中心单独招标桩基工程,持地基基础资质可直接投标;
- 总包分包采购:总包单位依法分包,你凭资质参与比选;
- EPC项目专业标段: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中拆分出的地基标段,同样接受专业承包资质。
但注意:纯土石方工程、场地平整,不属于地基基础范畴,这类项目通常只需劳务资质或无需专项资质。
三、人员怎么配?特种作业是关键
-
建造师
- 建筑工程或市政公用工程专业 ≥ 3人(二级即可);
- 专业不必是“地基”,但需与项目类型匹配。
-
技术负责人
- 8年以上地基施工经验;
- 工程师及以上职称;
- 主持完成过2项深度≥8米的基坑或桩基工程。
-
技术工人
- 桩机操作工、起重工、电工等 ≥ 10人;
- 桩机操作、起重机械、电工必须持特种作业操作证(应急管理部颁发)。
审核重点:特种作业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,是否与申报工种一致。去年山东有公司因焊工证过期被退件。
四、业绩认定:深度和类型都要达标
合格业绩需满足:
- 项目包含桩基或深基坑内容;
- 技术负责人担任项目经理或技术主管;
- 有施工日志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、桩基检测报告等过程资料。
常见问题:
- 只有合同和发票,无检测报告 → 无法证明工程质量;
- 业绩为“土方+桩基”混合,未拆分桩基部分金额 → 难以认定;
- 项目深度仅5米,未达8米要求 → 不符合二级标准。
五、设备要求:重在“能用”而非“自有”
需提供:
- 桩机(旋挖钻、长螺旋等);
- 起重设备;
- 检测仪器(如桩基动测仪)。
解决方案:
- 自有:提供购置发票;
- 租赁:提供一年以上租赁合同+付款凭证;
- 合作:与设备公司签订长期服务协议,注明项目优先使用权。
审核不查“资产归属”,只查“是否具备履约能力”。
六、地方执行差异
- 广东省:接受岩土工程勘察单位联合申报,但施工部分须由你方主导;
- 江苏省:要求提供至少1份第三方桩基检测合格报告作为业绩附件;
- 北京市:深度≥15米的基坑项目,需额外提供专家论证方案。
行业现实:专项资质正在成为“投标硬门槛”
过去,地基队伍靠关系、靠低价就能进场。现在,大型房企、政府项目、公建工程几乎全部要求持证分包。没资质,连投标资格审查都过不了。
但这不是坏事。资质门槛筛掉了游击队,让真正有技术、有管理、有安全意识的专业队伍获得更大市场空间。
如果你长期从事桩基、基坑、地基处理,办一个地基基础资质,不是增加负担,而是把多年经验转化为合规竞争力。关键在于:用真实项目、真实人员、真实过程,走通这条本就属于你的路。



